2022年全國兩會即將結束,在三農領域人大代表也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提案。而土地作為人類最寶貴的資源,應該對閑置的土地加以利用,帶動農村生產,提高農民種植的積極性。而兩會期間,人大代表建議加速土地流轉,讓農村產權變成農民的本錢!
一、2022兩會代表建議加速土地流轉
全國人大代表、南陽鼎泰高科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馨提到加速土地流轉,轉變農業發展模式。堅持“三條底線”,深化改革創新,加快建立鄉村振興的用地保障機制。充分盤活零星分散低效的集體建設用地,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,提升耕地產出效益。搭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, 規范農戶對土地 (林地) 流轉、抵押等行為, 讓農村產權變成農民的本錢、資源變成農民的資本,加速新型職業農民的形成。
二、土地流轉中存在哪些問題?
土地流轉常見問題有三個,分別是農民不愿流轉土地;土地流轉片面追求規?;?;一些資本長時間、大面積租賃農民土地。建議采取以下措施引導和扶持土地適度規模經營:
1.一是建立健全多層次農村社會保障制度,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會保障功能,使農民醫療有保障,失業有保險,解除農民的后顧之憂,鼓勵農民流轉土地,確保土地流轉規范有序進行。
2.二是完善《土地管理法》中關于土地征用及補償制度規定,從法律上建立更嚴格的土地征用程序,壓縮政府征地的項目,杜絕采用行政強制手段以土地換資金、以土地換技術、換項目以及以土地濫搞形象工程,片面追求規?;鬓D土地,損害農戶利益行為。
3.三是兼顧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,把握好土地經營規模的適度。通過健全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體系,為農戶流轉土地提供明晰產權、規范合同等基礎支撐和信息發布、政策咨詢、價格評估等公共服務。
4.四是通過農戶間流轉承包地,發展專業大戶、家庭農場,實現家庭經營規模的擴大,避免工商企業長時間、大面積租賃農戶承包地;并建立嚴格的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準入和監管制度,設定準入門檻,防止農田非糧化、非農化,及時糾正違法侵害農民承包經營權的行為。
總得來說,只有加速土地流轉才能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,著力提高種地農民的平均年收入,特別是平均年可支配收入。